蜂鸟网 > 发现活动 > 2016年4月30-5月2日长城梦寻(三十八)--塞外五堡召集贴(当前有3737人感兴趣)
行摄自驾

2016年4月30-5月2日长城梦寻(三十八)--塞外五堡召集贴

归鸟

共组织活动4 电话 130****9917 (报名后显示)
  • 参与名额

    4人

  • 活动地点

    山西 大同 新荣区 查看地图

  • 活动时间

    2016-04-30 07:30-2016-05-02 19:00

    报名截止至 2016-04-29 18:00:00

  • 集合地点

    北京 朝阳区 马甸桥东北角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门口 查看地图

  • 报名费用

    500元

  • 模特人数

    0人

活动结束 确认(2) 人 / 剩余(2)
  • 活动详情
  • 作品展示
  • 评论

本次活动是爱心摄影俱乐部发起的,因为我们俱乐部报名也没有结束,预计可以在蜂鸟接纳2-4位外来的朋友,具体依报名先后时间为准。


明长城为古长城大同段遗址。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 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 52);边墩776个;火路墩833个
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破鲁堡与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镇羌堡合称为“外五堡”。明朝嘉靖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545-1549)大同巡抚詹荣先后添筑得胜、拒羌堡(距墙堡)、拒门、助马、保安五堡,因建筑在边墙(新荣二边)外围,故称“塞外五堡”。

本次活动由归鸟、老前门策划,主要在大同新荣--内蒙丰镇周边活动,承接两年前长城脚下的天主之光活动,走边墙十五堡中没达成的六个,以人文拍摄为主。活动形式为包金龙考斯特出行,只收本组织成员不收临时加入者,只接摄影师不接纳随行旅游者。请大家看好集合时间和地点,所有发起人同普通报名者等同分摊活动费用集合时每人预收取500元交由大家推举的财务官统一管理,多退少补。报名即代表您的承诺,报名截止前24小时内起不接受临阵退出,所有退出人员无论情况与否下次活动一律停止接纳一次。
活动为集体出行,组织者完全是无偿公益服务,请参加者服从指挥如有特殊变化请及时电话告知领队。参加者结束后如方便请在论坛发一贴作业

回京住宿等需要*********明,参加者必须携带*********件。为减轻发起人的负担和您的个人利益着想,参加者必须携带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单,没有将被拒绝登车。没有保险的可以将身份信息发给我,由我统一代办,大约6元左右

活动发起人:老前门、归鸟
活动说明:2016年4月30-5月2日长城梦寻(三十八)--塞外五堡
活动时间:2016年4月30-5月2日(五一假期)
集合地点:马甸桥东北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门口
集合时间:2016年4月30日上午7:30
活动安排:待定
活动人数:包车限17人
活动费用:车辆、门票、午餐费用AA分摊。登车后每人预收500元多退少补,意外险作为登车凭据

免责声明:  
本次活动为非营利自助户外活动。户外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参加者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完全责任。领队组除接受大家监督、有责任控制费用和公开帐目外,不对任何由户外运动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往返路途中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凡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组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组不承担。本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组责任及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组织者、总领队。
★不另设电话通知,最后分组和报名情况请随时关注报名帖和专题页面;
★请摄友们注意保持自身形象,不要随便与人争执,喧哗。注意礼让,多多交流。还请注意他人的隐私权,不要随意偷拍他人;
★拍摄过程中,请摄友们配合组织方,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不要干扰同行摄友的创作,在友好的拍摄氛围下进行自己的创作。
★在此页面报名成功之后,即代表您已经仔细阅读以上文字并表示同意,此报名可作为法律依据。参与者均视同接受本计划全部条款。  
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29日(周五)18:00  
注:本次活动如遇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可能通知推迟或取消。  
联系人:归鸟(13051019917)
集合地点马甸桥东北角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门口 

………………………………………………………………………………………………………………

大同长城与边墙五堡
明长城为古长城大同段遗址。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 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 52);边墩776个;火路墩833个。 
  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人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而进人大同市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据现存长城实测,外长城分别由怀安县桃沟村、西洋河乡马市口南北两路进入天镇县境,在新平乐村与西路长城相交。天镇境内长城约105华里。存黄土夯筑的墩台61座。由天镇水磨口向西3里进人阳高县十九墩村界,至镇边堡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区境。阳高境内长城计100余里,现存夯土墩台119座。从阳高镇边堡向西约8华里进人大同元墩村界,经镇川口、宏赐堡、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转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另一条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人左云界,这道长城当地人称“二道边”。南北两道长城共210华里。长城由大同砖楼向南进人左云县保安堡地界,至二十边向西北出左云进人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境内长约86华里。 
  以上这段长城在大同市境内约长501华里。大同市、浑源、灵丘县境内的明长城属内长城。浑源境内计160华里,灵丘境内长约190华里。明内、外长城在大同境内总长为800多华里。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墙五堡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大同镇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破鲁堡与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镇羌堡合称为“外五堡”。明朝嘉靖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545-1549)大同巡抚詹荣先后添筑得胜、拒羌堡(距墙堡)、拒门、助马、保安五堡,因建筑在边墙(新荣二边)外围,故称“塞外五堡”。如今由镇边堡西经三墩、镇川口,西跨西寺梁山,抵宏赐堡这段内五堡长城,为黄土夯筑,墙体十分坚固,保存较好,城墙高5米以上,是大同市境内明长城较为突出地段,又与永固陵、万年堂邻近,是边塞风情旅游的最佳地段。 

 大同长城与边墙五堡
明长城为古长城大同段遗址。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

………………………………………………………………………………………………………………

得胜堡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由此口通过。得胜口明初始建,同时在关口南建有得胜堡。
嘉靖二十七年(1548)设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堡周3里4分,高3丈8尺。东至边墙3里,北至边墙3里,西至拒墙20里,南至弘赐20里。嘉靖二十八年(1549)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官兵2960员名,马骡1191匹头。此堡外接镇羌,内联弘赐,击柝相闻,烽火一传,两堡依附,矢镞可及,虏终不能独窥
今堡城包砖多被拆走,保存有砖砌券拱南关门。关门外嵌有一匾额,阴刻楷书“保障”二大字,并署有“万历丙午岁秋旦立”。关门里亦有一额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字。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严重,字不可辨,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八月扩修得胜堡记事碑。
得胜堡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设施,而是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三个城堡和其北面的长城与得胜口关组成的严密的防御体系。得胜口关在得胜堡北面,位于长城上,北边是马市。镇羌堡位于得胜堡东北2里的镇羌堡村,长城以内,东拒饮马河,嘉靖24年建。四城堡,又称市场堡,位于得胜堡北部,同样在长城内,是历史上的马市之一。得胜口长城向西连接拒墙堡,向东过饮马后后向南一段后向东往镇川口而去。得胜堡东南饮马河西岸长城第一个敌台旁修有羊马城(修有墙壁的土围子),《图文长城——山西卷》作者李少文老师富有诗意地命名其为“巡河堡”,但此建筑实际上只是一个墩院,或者称为坞壁,其级别不能作为城堡。
在这里也发生了一段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明隆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明朝与蒙古俺答汗在得胜堡举行了授封仪式,明朝官员在这台下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得胜堡设立马市、立盟。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隆庆议和”。“隆庆议和”是明王朝同古俺答部结束军事对立局面的历史事。 
促成隆庆议和还有一段传奇:1570年蒙古俺答之孙把汉那吉自聘了一个姑娘准备结婚,这时,俺答把已许配给蒙古族另一部落首领的外孙女,留下做自己的妻子,而将把汉那吉所聘的姑娘嫁给了那位首领,把汉那吉气愤之下跑到大同镇长城的败胡堡投明。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大同巡抚方逢时,对把汉那吉以礼相待,并将此事速报朝廷,他们还提出应该给把汉那吉封官加爵,如俺答来要孙子则必以缚回投降过去的几名汉人做交换条件,隆庆皇帝批准了这一建议,授把汉那吉指挥使的官位。俺答本来正为把汉那吉生命担心,准备用武力讨还孙子,可又怕明廷先杀了把汉那吉,这时明廷派使者到俺答驻地,告诉他朝廷优待把汉那吉的情况,同时表示愿意送还把汉那吉,但希望俺答把叛人擒献朝廷以表诚意。俺答为朝廷所感动,答应了明廷的要求。次年,隆庆皇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批准了在长城沿线的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马市重新开放。蒙汉“互市”,化干戈为玉帛,蒙汉和好70年。长城内外“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种”。
“隆庆议和”后,得胜堡由战时的“南北交锋,烈马嘶鸣”;变为和平时的“贡使络绎,商队接踵”。正如诗人李杜诗所言:“天王有道边城静,上相先谋马市开”。马市的开辟是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由战争到和平的转折点,民族干戈化玉帛,蒙汉民族文化由此走向融合。 

 得胜堡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由此口通过。得胜口明初始建,同

………………………………………………………………………………………………………………

镇羌堡
镇羌堡是大同镇北部边塞,与拒羌堡(距墙堡)、拒门堡、助马堡并称为 “镇羌四堡”;又与破鲁堡、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称为“外五堡”。从堡与堡的相互关系上看,“镇羌四堡”所处大同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大边,东西走向一字排列。而“外五堡”则是从“内五堡”由东向西延伸而来。此段长城的走向是:东起内五堡镇边、镇川、弘赐(分二道边),向西经镇鲁、镇河,接“外五堡”破鲁堡、灭鲁堡(于保安堡两边相汇)、接威鲁堡、宁鲁堡。镇羌堡与外五堡的其他四堡距离稍远,距破鲁堡六十里。据史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巡抚詹荣添设镇羌、破虏、灭虏、威虏、宁虏五堡,此五堡当时称“外五堡”。几年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二十八年(1549)间詹荣巡抚先后添设拒羌堡(距墙堡)、拒门堡、助马堡、保安堡、得胜堡等,由此,大同北部大边与内蒙古交界的五个关堡就被称为“塞外五堡”。
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设,万历二年 (1574)砖包。城堡周“一里七分,高三丈八尺,北距长城仅十五步”。此堡军事地位重要,为边塞首冲之地,据载,嘉靖三十年(1551),俺答汗部曾由此入边大掠。镇羌堡口属大同镇分巡冀北道所辖北东路。驻堡守备1员,官军1053名,马骡268匹头。分边长22里、边墩28座。镇羌堡口直接护卫长城得胜口与四城堡马市、又是得胜堡之前卫。当时,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议和,在此设马市。北方民族的马牛牲畜与汉民族的茶叶丝绸等都在马市交流,据传马市日进斗金,是古代“丝路”上著名的驿站。
此处原开有马市,今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尚存马市围城遗址。镇羌堡包砖早巳被拆走,只有黄土夯筑墙体残存。 

 镇羌堡
镇羌堡是大同镇北部边塞,与拒羌堡(距墙堡)、拒门堡、助马堡并称为 “镇羌四堡”;又与破鲁堡、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称为“外五堡”。从堡与堡的相互关系上看,“镇羌四堡”所处大同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

………………………………………………………………………………………………………………

拒羌堡(距墙堡)
拒墙堡口东至镇羌堡20里、北至边墙1里、西至据门堡20里、南至镇鲁堡40里。明时拒墙堡口属大同镇分巡冀北道所辖北东路。驻堡守备1员,官军420名,马骡342匹头。分守边长13里9分,边墩17座,火路墩3座。拒墙堡原称作“拒羌堡”,为“镇羌四堡”之一。拒墙堡紧倚城墙,周围地势平缓,并无险要可扼,本身就是一个南下通道,又作为多年县治,积累了大量财富,守也不易守,放手还不成。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堡挺出三边之外,冲要不下镇羌,而孤危寡援尤过之。嘉靖间虏数由此突犯至莺架山。该堡本弹丸一黑子耳,有急则收堡防护,仅可自免,以之力战,势不给也,加之土田硗确,仰食内地,增戍广蓄,尤烦主计云。”这个地方在整个明朝时期都是政府的心病,至清朝亦不敢放手,仍驻扎有军队。
据《三云筹俎考》载,此堡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设,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一里八分,城高三丈六尺”。明时拒墙堡守备驻此,分守长城“十三里九分,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三座”。拒墙堡是辽、金时代的汉蒙边贸重城——宣宁(辽称宣德)县城遗址。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政府将宣宁县的8300余户、39000余人强迁中立府(今安徽凤阳)。次年,宣宁县制撤消。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政府于旧址设立宣德卫,不到十年撤消。后永乐年间再次在此加强兵务,“土木之变”(1449)以后,这一地区开始了大规模地修筑城墙与堡垒。
因自然坍塌及群众刨墙取土,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残存。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保护。 

 拒羌堡(距墙堡)
拒墙堡口东至镇羌堡20里、北至边墙1里、西至据门堡20里、南至镇鲁堡40里。明时拒墙堡口属大同镇分巡冀北道所辖北东路。驻堡守备1员,官军420名,马骡342匹头。分守边长13里9分,

………………………………………………………………………………………………………………

拒门堡
拒门堡是守护长城的边堡,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长城内侧5华里处的山坡上,用于防止蒙古游牧民族的侵犯和骚扰。原名拒蒙堡,后该改此名。拒门堡的城堡不大,开东门,东门外有瓮城。堡墙是土筑砖包。堡城今已废毁。
据《三云筹俎考》载: 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内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
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大同左卫道辖北西路图说》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周一里零二百五步,高三丈七尺。初惟操守,后改设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四百八十七名,马骡二十匹头。分边沿长一十五里二分,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本堡设在孤悬,挺出边外,如会宁湾等处俱极冲。边外水泉儿滩,周家岭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卜落气等部落驻牧。昔年虏频入犯,尝围困我兵于于堡东弥陀山下。今虽款和,增兵储饷尤当及时图之。顾冲地募军颇难,体恤安插,守堡者所当加意焉。
拒门堡有人口4000多人。村子现位于拒门堡的北侧,堡内几乎已不住人。据说,拒门堡的居民是驻扎在拒门堡军队的后裔 

 拒门堡
拒门堡是守护长城的边堡,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长城内侧5华里处的山坡上,用于防止蒙古游牧民族的侵犯和骚扰。原名拒蒙堡,后该改此名。拒门堡的城堡不大,开东门,东门外有瓮城。堡墙是土筑砖包。堡城

………………………………………………………………………………………………………………

助马堡
助马堡口东至拒墙堡20里、北至边墙8里、西至边墙2里、南至破鲁堡22里。助马堡口属大同镇左卫道所辖北西路。嘉靖二十四年(1545)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2里4分,高3丈8尺。东至拒墙20里,北至边墙8里,西至边墙2里,南至破鲁22里。内驻参将、守备、中军、坐堡各1员,千把总8员,军2175名,马骡驼890匹头只。分边长20里3分,边墩25座。
这段长城建在马头山下一片丘陵地带,丘陵西高东地,助马堡建在丘陵的东坡上。向北望去,长城在助马口是东西方向,在马头山下形成九十度又是南北走向,一路长城蜿蜒到达丘陵顶,越过丘陵到达河沟就是马市堡。马市堡孤立在那里,有点西北的苍桑感。马市楼位于堡中,马市在长城两边各占一半。走进马市堡,低矮残破的墙,那还有传说中“银助马”那交易贸易的热闹场面,马市楼矗立在那,楼顶那瞭望军士的灵魂也随岁月之风无踪。
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砖包,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原设守备官一员内驻扎本路参将,援兵外,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六百三十四名,马三十匹。分边沿长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火路墩八座,市场一处,内小怀远等墩俱极冲。边外凉城儿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摆户恰等部落驻牧。本堡设在极边,密迩穹庐,东接拒门等堡,西连保安,所谓外五堡也。迤东地势平旷,虏易长驱,马头山迤西,边在山内,无险可恃,较诸堡最为冲要。往岁虏患频仍,款后虏贪我饵,烽烟顿息,乃每市群酋蚁聚,情形叵测,抚处防范颇费经画焉。”
据《三云筹俎考》记载:“(助马堡)较诸堡尤为最冲,嘉靖末年特移参将于此。款后宁谧,但每市群酋蚁聚,抚处防范颇费经画。近因援兵步多马少,缓急难恃,因汰步军粮饷,改买操马。又将各堡援兵总集,该堡士马渐充足,御窃发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应州参将移驻助马堡,并统辖周围9堡。此时,驻堡守备、中军、座堡各一员,千把总8员,军2175名,马骡驼890匹只头。
据《左云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460年,就是天顺四年,明英宗经过著名的“土木之变”后重新登上皇位的第四年,就将大同副总兵移驻左卫,参将驻助马堡,屯军5600余人,在助马堡屯田戍守。明英宗四年的时候,雁门、忻、代、朔战事频繁,明英宗本人也曾经从这里被掠往蒙古首领也先的大营,深知道此处为要害之地,在助马堡布防大量军队,对朱祁镇的政权是个强大的军事保障。此后一百多年,明朝政府在助马堡的军事力量始终不曾减弱,说明助马堡的军事地位一直很重要。
清时,大同长城地方的许多前朝官堡不再驻军,助马堡虽为军事要地,但重要性在减弱。雍正三年,这里驻军五百余。至光绪12年,驻军18名,成为边塞邮递的官驿。

战事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蒙古首领火筛入侵大同,左卫总兵张安率军于助马口败火筛,史称“助马口大捷”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11月,蒙古族首领俺答伏兵袭击包括助马堡在内的左卫五堡,左卫指挥顾相率兵出击被围,大同总兵周尚文驰援,双方展开殊死激战,明军多名高级将领阵亡,相持月余,俺答才退走。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二月,大同总兵姜骧(原名为骧字换“王”旁,音“翔”)起兵抗清,助马参将李向尧响应,翌年三月丙戌日黎明,清军围攻助马堡,战事激烈,鳌拜率军增援,李向尧战死,全家遇难。第二天中午堡破,清军杀助马营军籍户百余家。
民国二十六(公元1937年)12月,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第二专署专员杨成章于阴历十二月委派常嗣温组阁“左云县政府”,即驻于此,助马堡成为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1日将左云县政府改为左云县公署,在该地区存在两年多时间,于1939年11月被八路军警备六团消灭。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大同、丰镇、左云的日伪军队集中600余兵力,对“大丰左”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夜袭国民党抗日政府驻地助马堡,日伪军进入助马堡,见院就进,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血洗了助马堡。
民国二十八年(1939)10月,日伪"生金子"部再次血洗助马堡,32名无辜群众被杀害。

 助马堡
助马堡口东至拒墙堡20里、北至边墙8里、西至边墙2里、南至破鲁堡22里。助马堡口属大同镇左卫道所辖北西路。嘉靖二十四年(1545)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2里4分,高3丈8尺。东至

………………………………………………………………………………………………………………

保安堡
保安堡口,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西距长城1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明时保安堡口属大同镇左卫道所辖北西路,驻操守、座堡各1员,把总2员,官军467名,马骡驼66匹头只。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
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堡西有砖砌敌楼,边墙内有一座黄土夯筑的小城。堡南有塔一座,明时所建,砖砌四层。

 保安堡
保安堡口,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西距长城1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明时保安

………………………………………………………………………………………………………………

方山永固陵
永固陵,俗称“祁皇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八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整座陵墓造于山顶玄武岩上,封土堆现高 22.87 米。呈圆形。墓底为方形,南北长 117 米,东西宽 124 米。墓室坐北向南,建于封土堆的中心,为砖砌多室墓。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底方上圆。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高22.8米,前有环绕回廊的方形佛塔基址和平面长方形的建筑物基址。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3.5米。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后室南北长 6.4 米,东西宽 6.83 米,四壁稍向外弧凸,墓顶为四角攒尖式,高达 7.8 米,顶心嵌有雕莲花图案的白砂石。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过道前后的石门框上,有莲瓣、朱雀和赤足童子浮雕,为北魏石雕精品。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每块砖重约35千克,棱角整齐,扣之若金石声。
永固堂前200米有一座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遗迹——思远灵图。永固陵地面采取墓、寺结合的布局,颇具佛教色彩。冯太后一生笃信佛教,此设计可能出于冯太后本人的意愿。
永固陵在北魏王朝全盛时期修建的,墓葬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均反映了北魏在建都平城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永固陵以它高耸壮观的陵冢,独特陵园塔基成为北魏王朝陵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1] 
永固陵的墓主人是冯太后。冯太后享年49岁,一生两次临朝,驰骋政坛近30年,施行改革,推行汉化,为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 

 方山永固陵
永固陵,俗称“祁皇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八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整座陵墓造于山顶玄武岩上,封土堆现高 22.87 米

………………………………………………………………………………………………………………

镇川堡
镇川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当时由于此堡所辖长城沿线地势平衍,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故易受侵扰。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墙深入。长城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抵宏赐堡。这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较坚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又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 5米以上。是大同市内所辖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
镇川堡始建于明代,是为防御蒙古族南侵而修建的。内五堡为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和镇河堡,它们分布在大同府城西北50多里的长城沿线上,每堡相距25里。 镇边堡东接阳高县,堡城周长1公里;镇川堡东接镇边堡十六墩,堡城周长也为1公里;宏赐堡东接镇川堡十九墩,堡城周长1.5公里;镇鲁堡东接宏赐堡十五墩;镇河堡东接镇鲁堡二十墩。 在这里,可以尽览塞外风光,了解古代行军作战的知识。 

 镇川堡
镇川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

活动地点
参加活动人员 (共计2人)
TA的其他活动
  • 2016年5月29日话说北京(四十一)--房山寻塔召集帖

    时间:
    2016-05-29 07:30-2016-05-29 18:00
    地点:
    北京 房山 张坊--大石窝--周口店--长沟--韩村河
    活动结束
  • 2015年12月27日话说北京(三十九)--湖广会馆召集帖

    时间:
    2015-12-27 08:00-2015-12-27 12:00
    地点:
    北京 西城 虎坊桥周边湖广会馆、纪晓岚故居、安徽会馆等
    活动结束
  • 2015年9月5日金中都微距乐水行召集帖

    时间:
    2015-09-05 07:30-2015-09-05 11:30
    地点:
    北京 宣武 为了迎接阅兵,西城区在新建的金中都公园内布置了N多鲜花,而且这个地方比较幽静又有一定历史祭奠,暂定为我们本次微距拍摄地点。本次活动将在金中都公园集合,其后延金中都的中轴线--明清北京城的外城西侧护城河一路向北,金中都公园--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天宁寺滨河公园做一次城市徒步旅行,拍摄微距的同时了解金中都的历史,沿路参观相关遗迹。路线见下图全程大约5公里,红色为起点,黄色为终点
    活动结束
评论成功!
已提交报名,请等待审核结果